本报讯 昨日上午,在八大峡中苑码头,哀乐低回、汽笛长鸣,今年我市首次海葬公祭在这里举行。据悉,本次活动有近2000人参加,分4批次34船进行,545位逝者的骨灰在花瓣的簇拥和亲人的目送下缓缓融入大海,回归自然。
“爸妈,你们一路走好!”在低沉的哀乐声中,市民于女士泪水静静滑落脸庞,完成了已故父母骨灰撒海的遗愿。她告诉记者,虽然心中万分不舍,但父亲生前有“骨灰入海,节俭办葬”的遗愿,因此她在父亲去世后的第三年参加了这次海葬活动。
“海葬是一种文明节俭的殡葬方式,应该大力倡导。”到海上为姥姥送别的尚延彬告诉记者,“以前老人骨灰存放在市殡仪馆,大家在清明节时去看望,但每次都是人满为患。”尚延彬回忆说,如今,只要想念老人,我们随时可以来到海边缅怀祭奠,更加绿色环保。
“海葬不仅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而且能节约土地资源、节省丧葬费用。”市殡葬协会会长孙永林告诉记者,自1991年开始,22年间我市共组织海葬67次,已有7900具骨灰撒向大海,尤其是推行本市居民免费海葬以来的近三年,骨灰撒海数量达3005具,占总数的近四成。
事实上,海葬在逐渐被本地市民认可的同时,也受到了外地逝者家属的认同。记者了解到,昨天共有400多位济南、淄博等地的家属来到青岛,为126位逝者举行海葬。上午8时30分,王立民和其他三个姊妹乘坐大巴从济南赶来,准备参加上午第二场的海葬活动,“哥哥去年八月份去世,没有子女,按照他的遗愿,我们选择在青岛为他举行海葬仪式,希望他长眠大海,长久安息。”
(本报记者 刘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