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 青岛市殡葬服务网!

殡葬文化

联系方式

服务热线
0532-84961513
地址
青岛市重庆南路178号
邮箱
qdbzxh@163.com

殡仪馆在西藏特殊环境下的发展

2013-10-18 00:00:00  11780597次
字体:加大 减小

西藏自治区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习俗以及自然环境等各方面的特殊性,决定了在西藏开展殡葬改革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在尊重民族习俗的前提下,适当宣传火葬的科学性,切忌“一刀切”。西藏几乎是一个全民信教的地区,藏传佛教在这里有着几百年兴盛发展的历史,它对藏民族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出现的丧葬方式也不尽相同。长期以来,大部分藏族群众的观念中,丧葬仪式应依照佛教教义来指导,这样西藏传统的丧葬方式几乎都在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影响。直到21世纪,西藏步入新世纪的开头元年,出现了西藏历史上的第一座殡仪馆,有着科学、健康、文明特点的丧葬方式很快被藏族人熟知,经历了从认识到开始接受的过程。

西藏的殡葬种类繁多,分为天葬、火葬、土葬、塔葬及水葬5种。殡葬的历史渊源流长,殡葬经历了历史的变化。笔者在正式谈及西藏殡仪馆之前,简单梳理西藏传统殡葬的习俗、特点及传统的殡葬服务业。

西藏的殡葬习俗

西藏殡葬礼仪的变迁是和当地的宗教信仰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据藏文文史记载,殡葬的出现开始于止贡赞普之时,在决斗中止贡赞普被洛昂达孜所杀,其尸体被装入铜箍中,投于大江,后被止贡赞普的儿子尼雅犀等取得,遂于强多拉普建筑陵墓,这是吐蕃为王建陵的最早记载。此后的各代赞普几乎都建有陵墓,这说明当时吐蕃的殡葬以土葬为主,但今日西藏人的认识有了改变,以为土葬是最坏的殡葬方法,一般传染病及秃鹫不食的人的尸体才进行土葬。西藏除土葬还有在僧人中进行的火葬和塔葬,在西藏达官贵族中实火葬,认为是做好的殡葬法。水葬在西藏境内很少使用,据笔者了解,一般在四川阿坝州的藏区有过水葬的习俗。目前,西藏殡葬大部分采用天葬的形式,天葬的出现与佛教是息息相关的。

西藏的殡葬大多与宗教紧密相关,殡葬的具体仪式做法直接源于宗教思想。比如天葬,在佛教中“布施”是信徒的标志之一,布施有多种,而不施的多少表示信徒对佛的虔诚程度,也直接关系信徒未来能否得到超脱。布施中有一种舍身,据敦煌发现的《要行舍身经》中,即劝人于死后分割血肉,布施葬尸场中。这种习俗对于信奉佛教的藏族人来说是一种一直存在并且人人都遵循的习俗。

西藏殡葬的特点

1.西藏殡葬受自然环境影响大。西藏各种葬式的分布和演变,大多是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形成的。在大部分缺乏林木的地方,以天葬为主,较少施行火葬;而在东南森林茂密地区,火葬较盛行,沟壑激流较多的地方,人们将水葬视为与天葬同样的葬仪。

2.西藏殡葬受藏传佛教影响大。自佛教传入西藏后,无论是丧葬观念,还是葬礼、葬仪、葬式都发生了变化。在佛教转世轮回观念影响下,古老的土葬习俗慢慢被淘汰,因为为了顺利转世,不应在尘世中留下任何牵挂的痕迹,尸体当然应该处理干净—喂鹰、焚化等,但本身实行转世的高僧大德,可以超越常人的轮回,故而达赖、班禅等大活佛要实行塔葬。西藏的葬式可分两个阶段,后期的葬式几乎无一例外打上佛教烙印。

3.西藏殡葬的葬式种类齐全。除天葬、土葬、水葬、火葬、塔葬五大主要葬俗外,还有崖葬、树葬、寄棺葬、石棺葬等等,这里几乎存在世界上所有丧葬方式。而且西藏的丧葬民俗结构复杂,层次多样,内涵丰富。从时间段来看,早期以土葬为主,佛教传入后,天葬占统治地位;从等级层次看,塔葬、火葬普遍被视为高等级葬式;从地域结构看,各地对丧葬方式的理解不同,而且藏文化腹心区以天葬为大众葬俗,而边远区各不相同,有以水葬为主者,有以火葬为主者,也有以崖葬、树葬为主的。

传统殡葬服务业

这里所说的传统殡葬服务业指的是除殡仪馆外的一种殡葬服务行业,主指天葬服务。由于传统殡葬服务人员在社会上无身份地位,从事殡仪行业的人数逐年减少,目前从事此行业的很大一部分是由寺院的僧尼担当。传统殡葬服务业没有统一的殡葬管理机构,服务人员没有固定的收入标准,因此,传统的殡葬服务业是一种小规模的民间组织。

西藏殡仪馆的现状

西藏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宗教和风俗习惯的影响,西藏殡葬方式以天葬为主。殡仪馆在很多藏族人眼里既是一个新名词,也是一种新行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西藏人民对火葬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新出现的名词“殡仪馆”没有出现排斥,而是积极主动的了解其科学性。西藏拉萨西山殡仪馆的建成不仅填补了西藏没有殡仪馆的历史空白,而且推动了西藏殡葬事业向科学化、文明化、健康化方向发展,为生活在西藏的各民族群众提供了科学、健康、文明的殡葬方式。

一、拉萨西山殡仪馆的建造

1.拉萨西山殡仪馆的建成

拉萨西山殡仪馆是由民政部、中募委、中国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共投资1726.8万元进行兴建的。拉萨西山殡仪馆于1999年4月9日正式动工修建,1999年10月底竣工交付使用。西山殡仪馆位于拉萨市堆龙德庆县羊达乡达江村,距市区纪念碑处18公里左右,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198.84平方米。设计规范和要求是按照国家二级殡仪馆标准设计建造。目前,共有高中档火化炉4台,冷藏棺5台,冷冻柜20台,专用接尸车2辆,骨灰陈列室1幢(共3层),大中型悼念厅3间,其中1间悼念厅进行了藏式装修并配备藏式佛龛。可提供接尸、火化、整容、悼念、骨灰寄存等服务。

2.拉萨西山殡仪馆的人员结构

拉萨西山殡仪馆建馆初期人员主要由西藏自治区民政厅、区福利企业公司等单位的委派和分流人员,还有向社会公招录用的人员组成,最高学历为中专。随着近几年殡仪馆的不断发展和区民政厅的高度重视,重视工作人员学历的提高。目前,殡仪馆有正式工作人员共15人,其中本科学历2人,大专3人,中专2人,其它均为高中学历。

二、拉萨西山殡仪馆的作用

拉萨西山殡仪馆承担着西藏拉萨及周围各地区的火化及丧葬服务,当时一同修建的还有昌都殡仪馆,但昌都殡仪馆由于受人口少、地理、风俗等原因基本处于停业状态,西藏所有的火化及殡仪服务由拉萨西山殡仪馆完成。#p#分页标题#e#

统计数据显示,2001~2005年西山殡仪馆火化量呈现递增的趋势;2006-2009年处于平稳发展的状态。西山殡仪馆开业至今共火化4816具,其中汉族3584具,占火化总数的74%;藏族1132具,占火化总数的25%;其他少数民族63具,占火化总数的1%。目前汉族火化数量仍站上风,但是坚信通过殡葬服务队伍的努力,以多样化的服务内容和高层次的服务水平满足更多当地人的需要,此外从2001~2008年的数据可以看出,殡仪馆在西藏特殊环境下的发展速度是不容忽视的。

表二 2001-2009年西山殡仪馆藏族火化总计

西藏殡仪馆在特殊环境下发展的优劣分析

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在我区民政主管部门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扶持下,西藏殡仪馆填补了西藏没有殡仪馆的历史空白,历经了从无到有的发展阶段,这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但是,由于我区殡葬服务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速度缓慢、规模较小,尤其是对外宣传火葬科学性的传播频率低,使我区殡葬行业仍然需要政府输血,难以创造造血功能。

西藏殡仪馆在特殊环境下发展的优势分析

1、殡仪馆具有垄断性。作为西藏唯一的殡仪馆,拉萨西山殡仪馆承担着拉萨、山南、日喀则、林芝、那曲等周边地区的接尸和一切

丧葬服务。由于我区殡仪馆的发展正处于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对这一特殊的行业无从谈起竞争意识,同时也没有可竞争的对象。最为典型的垄断性表现在:一是西山殡仪馆是西藏唯一一家提供殡葬服务的事业性单位;二是西山殡仪馆提供的服务和所配备的设备也都具有垄断性。

2.殡仪馆符合全国殡葬改革的大趋势。随着内地省市殡葬改革的不断推进,火葬的科学性得到了大肆宣传,而对有些不接受火葬条件的地方,加大了宣传力度,引导群众转变观念,移风易俗,积极参与火葬、接受火葬。殡仪馆的出现大力倡导了殡葬新观念、新风尚,弘扬了先进殡葬文化,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引导了群众破除丧葬陋俗,树立了殡葬改革新风。

3.西藏自治区民政厅高度重视殡仪馆的发展,为殡葬事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西山殡仪馆合理界定了政府基本殡葬服务和市场选择性殡葬服务范围,严格执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平抑殡葬服务和丧葬用品价格。在自治区民政厅的支持下大力推行惠民殡葬政策,逐步建立以重点救助对象基本殡葬服务减免为基础,其他多种形式殡葬救助为补充,基本殡葬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殡葬救助保障制度。此外,有望在2010年实现“火化政府埋单”这一惠民政策。

西藏殡仪馆在特殊环境下发展的劣势

由于历史、地域的局限性,西藏殡仪馆与国内其他省市殡仪馆相比,无论从发展规模和管理水平相比,有着相当大的差距。从目前西藏殡仪馆的发展状况来看,人员结构、服务规范,以及民间殡葬服务业的发展对殡仪馆造成了冲击等方面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p#分页标题#e#

1.殡仪馆行业人员结构不合理

西藏自治区总人口有262万,人力资源总体上质量较低,且结构失衡。2002年末,全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7266人。总体就业人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懂管理懂技术的人才比例更低。从事殡仪业人才结构更加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从拉萨西山殡仪馆的人员形成来看,多由各行各业的人员分流组成。这些人员由于缺乏殡葬领域的知识,无法运用理论素养指导具体的工作,缺乏创新意识。另一方面,近几年根据民政厅的安排,西山殡仪馆分配了应届大学生,虽然有比较系统的理论水平,但缺乏对殡葬领域的实践,因而不能在殡仪行业的具体操作中体现他们的优势,这种人员结构上的不合理性会影响殡仪馆的发展速度。

2.殡仪馆的服务规范方面与先进水平差距较大

为加快西藏殡仪馆的发展,西藏自治区在“十一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规划中制定了《西藏自治区殡葬管理办法》和《西藏自治区公墓管理办法》,以规范殡仪业务和提高殡仪馆的服务水平。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强殡葬的活动的引导与管理,切实落实殡葬法规政策,使殡葬规范化、法制化、有序化。但是由于西藏殡仪馆在资金、人员、设备设施等投入上与内地殡仪馆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在贯彻以上殡葬管理办法时出现了无法推进的尴尬局面。

3.民间殡葬服务业的发展对殡仪馆造成了冲击

民间殡葬服务基本上属于天葬服务,近年来,从事西藏传统殡葬的人数不断增多,其待遇愈来愈好,虽然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但由于他们提供的服务完全符合藏族本身的宗教信仰、文化、丧葬习俗,尤其很多藏族人认为死后天葬是一种理想的归宿,在这些比较成熟的条件下民间殡葬业的服务队伍不断扩大。据有关资料显示,2006年西藏死亡人数共达到1.6万左右,其中火化641具,火化数量达死亡人数的0.04%,而85%以上实行了天葬。这样的数据对比无疑在说明西藏火化量的甚少以及对西藏殡仪馆造成的冲击,但同时也说明西藏殡仪馆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西藏殡仪馆该怎样发展

一、提高殡葬行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想提高殡葬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就必须细化并优化殡葬服务内容、程序和标准,这就要求殡仪馆必须具备能胜任以上工作的人员配备。但是由于社会上部分人对殡葬单位存在着行业偏见和歧视,在殡仪馆就业的员工普遍存在学历低的现象,这个问题严重阻碍了西藏殡仪馆的发展和创新,难免出现殡葬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的弊端,因此必须采取全新的用人机制,增强单位活力。如向社会公开招聘或聘用稀缺性技术员工等,对于现有人员应分期分批进行培训,可采取与招收殡仪专业的学校联系,定向委托培养殡仪专业人才,或请行业专家进行短期培训等方式引导目前在岗职工参加各种学习活动,以提高殡葬行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二、加强对殡仪馆的宣传

在西藏特殊的环境下,要想做强做大殡仪馆事业,就必须宣传好殡仪馆的工作性质和火化的科学性。对于这个问题,笔者于2001年设计过一本介绍殡仪馆的小册子,印刷发放共1000份。册子主要介绍西山殡仪馆的设备设施和提供的服务项目,发放渠道主要通过委托各居委会、办事处、和福利机构进行发放,其目的是宣传西山殡仪馆所提供的服务。由于当时在西藏“殡仪馆”还是个新鲜词,对于介绍殡仪馆的小册子大多数都表现的极为好奇,因此通过以上渠道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宣传殡仪馆的作用。殡仪馆管理者应安排由专人负责宣传西山殡仪馆的相关事宜,可以通过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介,把宣传事项作为头等事来抓。另外利用特殊的场合宣传殡仪馆,如:“清明节”时,在烈士林园设点分发宣传册,给扫墓的人免费佩戴小白花,利用特殊的办法,让更多的人记住西藏殡葬行业。

三、提高殡仪馆服务质量

殡仪馆是民政基层窗口单位,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可是服务质量是个很难界定的概念,它比实物产品质量更难以界定,主要原因是服务产品的无形性,服务质量的高低更多的是由丧户的心里感受所决定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丧户对殡葬服务的满意程度。丧户的满意程度又来自丧户对服务的期望与实际得到的服务感受之间所作的比较评价。要想提高西藏殡仪馆的服务质量,就得从这几方面着手,努力把西藏殡仪馆建设成为环境优美、设备先进、人员素质优良、高效率的现代化殡仪馆,这样西藏殡葬行业才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理解。

4.结合西藏特殊的环境,开展西藏特色殡仪服务

西藏殡葬的种类齐全,几乎涵盖了世界上所有殡葬方式。目前西藏殡仪馆主要提供火葬服务。火葬在西藏不是一个新兴的概念,但是传统火葬与殡仪馆提供的火葬相比,区别在于殡仪馆使用的是更为先进的火化炉,而传统火葬是用木材直接燃烧,传统火葬本身与佛教并没有相抵触,因此从藏族人的意识形态上讲,火葬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接受。如果殡仪馆在坚持“火葬”原则的基础上,结合藏族的宗教特点,提供更多即继承传统又反映民族文化的殡葬服务,就能满足更多的藏族,就能实现殡仪事业的发展。

在线QQ 首页 在线咨询
0532-84961513
服务热线 移动端浏览
通过手机继续浏览
返回顶部